《超速學習》1. 後設學習

SHEN
May 16, 2021

--

Step back and retrospect.

先讓我們來認識標題 提到的— 後設。

什麼是後設(meta) ?

前綴meta-源於希臘語前置詞前綴μετά,(沒事,我也不會念xD)
意思是「之後」、「之外」、「之上」、「之間」。以策略遊戲為例,一般的策略,舉例來說:蒐集A.資源,在B時間點要升科技,在C時間點要大量產兵等等。後設策略,則是在這"之上",去思考為什麼要選這個策略(原因),以及策略要怎麼選(原則)

後設策略,也就是策略的策略;那麼後設學習呢?

策略的策略的策略的策略….我還以為是全面啟動?xD

什麼是後設學習?

按照上面說的,就是學習的策略,學習如何學習。

就我認為,學習的策略就是「嘗試找到該知識的骨幹知識骨幹觀念,或者說是原則」的過程。

而書中提到,後設學習,簡單來說就是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:

1. Why 為什麼要學 :

為什麼要學? 確認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很重要

為什麼要做學習? 你是帶有明確的目的性(我想要去日本公司上班),還是單純是本質性(想精進日文)的?

本質性學習,你需要釐清學習這個科目,需要掌握那些脈絡? 那些是重要的? 推薦的學習順序? 不這麼做,就直接去按照自己認為的方式學,會不會你現在埋頭苦讀的根本是不重要的?

目的性學習,則是確認你現在設定的學習目標是不是契合你的目的? 搞不好方向完全錯誤了。

舉個例子,有很多人去讀碩士的原因是:我想在產業界工作的時候,更有發展空間,獲得更佳的工作機會。然而,花費了兩年後,有可能你的產業根本不需要碩士學歷,需要的是實戰經驗,那你不如提早兩年進業界會更好。

那麼我們要怎麼避免這種狀況呢?實作上,可以透過訪問專家法,去了解專家或是成功者的歷程,不要擔心佔用別人的時間(別人不喜歡可以拒絕lol),相反的,對方可能會對於被學習這件事情感到高興! 也可以透過網路上搜尋的方式,看看其他人的學習脈絡。

之前就有跟幾個遊戲界的前輩聊過…大部分遇到的困難點都是自己對自己的理解不夠深入,或是沒有準備好問題,很少會遇到對方不願意給建議的狀況。

2. What 要學什麼?

做個腦力激盪,該學習項目的”概念””事實””程序”有哪些?

  • 概念: 需要做推理以及理解的內容 ( 數學、物理中的各個法則,日文的基礎的句型與變化原理)
  • 事實 :需要記憶的項目( 日文裡的單字、句法 )
  • 程序 : 需要練習、執行行動的項目( 日文單字的發音)

一般來說,一個學習項目可以分成這三種範疇,當你列出這些之後,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可能的難點會在哪一類型,如醫學很多屬於事實類的資訊,那麼你可能就需要投資或是找一個重複記憶的學習系統;數學這種許多概念性的,就要偏重於多找機會跟別人解釋,確認自己的概念是正確的。

知道瓶頸是什麼,可以方便你學習時避開不重要的工具,找到有效率的方法。

3. How 如何學:

整理完需要學習的項目之後,要如何做學習呢?

  • 標竿學習法 : 尋找目前既存的學習流程,如,達人整理的學習流程、知名學院提供的無基礎入門書單等等,從有權威的(或說是標竿?)的資源開始學起,比起隨便找東西來看會更好
  • 強調/排除法 : 與前面的 “ 為什麼 “ 學習掛勾,確認自己學習的目的,進而在與目的一致的內容上做強調學習,並排除對於該目標沒有相關的項目( 如果想要去旅遊,就更強調口說而不是艱深的文法等等)

要花多久做規劃?

  • 嘗試 10% 法則: 花大約10%的時間去做規劃,可以避免後續走更多冤枉路。
  • 報酬遞減邊際效應 : 以上的規劃不是做一次而已,隨著學習的方法需要轉換,那麼何時該再返回來做研究呢?當你發現學習的進步幅度越來越少,就可能要在回來後設學習;相反,若是你的規劃停滯了,也許就是你該繼續投入學習歷程了。

後設學習為什麼有用?

學習最害怕的是,時間到了發現根本還是不會,或是學起來超級慢

  1. 確保學習的方向,避免你安排一個月之後,發現根本達不到你原本的目的。
  2. 確保策略的有效性,避免在實際學習時,其實有更有效的方法,但只是你不知道。

為什麼要後設學習?

付出一些時間成本,卻能夠提升學習的效率以及有效性,還能強化學習的主動性(因為你思考了為什麼要學),何樂而不為?

總結:

  1. 思考學習的WhyWhatHow;學習目的、要學的內容、要用哪些方法或工具或流程來學習。
  2. 確認內容的概念記憶練習項目,並挑選必要的工具
  3. 觀察自己的學習的進步幅度,去確認自己的學習計畫是否需要調整。

前置計劃做完了,下集會講到,實際進行學習活動時,要如何保持專注?敬請期待。

Shen.

--

--

SHEN

一位遊戲從業者,寫了幾年程式轉行企劃中!! 一個偶爾整理跟記錄自己的想法的地方。